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铃薯与世界历史美国环境史学家麦克尼尔说:“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我们习以为...

马铃薯与世界历史美国环境史学家麦克尼尔说:“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是如何以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

材料一: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将马铃薯敬献给国王。1770年,法国农学家巴曼奇撰写了一篇有关马铃薯营养价值的论文,受到法王路易十六的关注,在宫廷宴中烹调了二十多道以马铃薯为原料的佳肴,并致力于马铃薯的食用推广。

——摘自《土豆的悲喜剧》

材料二:据三峡地区地方志记载“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红薯三种作物,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奉节县志》)。“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玉米)亦不植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宜都县志》)。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马铃薯自动削皮机,薯片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赫尔曼莱(Herman Lay)在美国南部叫卖此机器,“乐事(Lay’s)”几乎成为薯片的同义词。从1960年代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薯片”已经与硅谷的“芯片”、好莱坞的“大片”一起,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薯片俨然成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摘自《丝路小史》

问题:

(1)依据材料,指出三峡地区引种马铃薯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概括马铃薯的推广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历史。

(3)结合材料,你如何看待麦克尼尔“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观点?

 

 

(1)15世纪末,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将马铃薯引种到中国;三峡地区环境恶劣(或地理、气候条件恶劣或地处深山苦寒)无法种植稻麦、玉米;农民以之代饭 。 (2)经济领域:推动了农业发展,支撑人口增长。社会生活领域:改变人类的饮食结构;丰富饮食文化。国际关系领域:加速全球化进程;扩大了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或文化影响力)。 (3)水平1:能结合史料,基于唯物史观对麦克尼尔观点进行合理的解释。 思路一:认同,从环境和物质(农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评价。能指出马铃薯培植和推广受到地理环境和物质生活需要的影响;马铃薯推广是促成现代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马铃薯推广与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世界由分散趋向一体的进程是一致的;马铃薯推广折射出以西方(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和现代工业文明形成等。 思路二:不认可,能结合史料,基于唯物史观对麦克尼尔观点进行批驳。能指出现代世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一步指出真正改变世界的不是作为表征的马铃薯,而是造就马铃薯活跃的各种现代因素,如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或指出麦克尼尔作为美国的环境史学家,从西方或美国视角,片面地扩大了马铃薯的作用,并结合材料加以反驳。 思路三:不完全认可,综合思路一和二。 水平2:能够合材料,史论结合论述麦克尼尔观点的合理性。 思路一:能依据材料,概括经济、民生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史实表达认同,逻辑清晰。 思路二:以促成工业化(或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史实,进行反驳,逻辑清晰。 水平3:只简单表达自己观点或者罗列史实。 【解析】 (1)根据“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将马铃薯敬献给国王”得出15世纪末,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将马铃薯引种到中国;根据“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玉米)亦不植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得出三峡地区环境恶劣无法种植稻麦、玉米,农民以之代饭 。 (2)经济领域:根据“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得出推动了农业发展,支撑人口增长。社会生活领域:根据“以红薯、洋芋代饭”“薯片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得出改变人类的饮食结构,丰富饮食文化。国际关系领域:根据“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得出加速全球化进程;根据“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得出扩大了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或文化影响力)。 (3)根据材料,可表明自己的态度,如:认同作者的观点,然后可从马铃薯培植受到地理环境和对物质生活的影响、马铃薯推广是促成现代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马铃薯推广促进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马铃薯推广折射出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和现代工业文明形成等角度分析评价。 其它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遗存与历史记忆遗存是对往事的记忆与见证,是珍贵的历史资源。

(1)请将下列“历史遗存”与“历史时期”相对应(填写字母)。

 

(2)上海历史遗存尤为丰富,有史前文化遗存、革命活动遗存、工业建设遗存、殖民扩张遗存等。请依据分类,将下列遗存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崧泽文化(A)工部局大楼遗址(B)中共“二大”会址(C)外滩万国建筑群(D)轮船招商局老码头(E)《新青年》编辑部旧址(F)上海解放纪念碑(G)

类型

遗存

①史前文化遗存

 

②革命活动遗存

 

③工业建设遗存

 

④殖民扩张遗存

 

 

 

 

查看答案

下列口号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是

A.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4月24号星期天一早,共产党的先头部队进入城里。共产党极有渡江效率和静悄悄地夺取了首都。”文中的“首都”是指

A. 北平

B. 南京

C. 重庆

D. 武汉

 

查看答案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歌词中的“八省”主要位于中国

A. 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中原地区

 

查看答案

历史精神是指重大历史事件所留下的启示与意义。下列精神中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是

A. 红船精神

B. 延安精神

C. 长征精神

D. 井冈山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