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6日,英国外交部指出,必须采取所有可能的行动来阻止朝鲜达到其目的。但英国参谋长会议不太愿意直接向朝鲜派驻英国军队,英军参谋长会议担心,“苏联人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制造事端,而我们则必须对这种可能性保有持续的警惕”。英军参谋长会议认为,不仅美国在朝鲜的参战对英国在东亚的地位有利,美国封锁台湾海峡对英国在东亚的地位也同样有利。这场战争对英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它为英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来充分展示它作为美国重要盟友的独特地位;虽然英国直接卷入了朝鲜战争,并支持了美国在此问题上一系列的行动和提案,但英国内阁仍希望美国对朝鲜战事的反应不会过度。他们希望通过精心的外交斡旋,能说服苏联在这个问题上同英美合作,从而尽早结束朝鲜战争。即使这做不到,他们也希望能阻止美国通过把台湾拽入朝鲜问题以及过分强调朝鲜战争中隐藏的危险的手段而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吕杰等《朝鲜战争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英国上述态度和表现的主要原因。

 

 

(1)态度:主张坚决采取措施打击朝鲜;但军事行动迟缓;尽力避免朝鲜战争事态扩大。 (2)原因:吸取二战前“绥靖”政策的教训;遏制共产主义苏联的需要;维护英国在东亚的国家利益;二战后英国综合实力下降;英国同中国发展关系的需要。 【解析】 (1)根据题目要求,归纳概括英国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态度。通过对材料的解读: “英国外交部指出,必须采取所有可能的行动来阻止朝鲜达到其目的”“英国参谋长会议不太愿意直接向朝鲜派驻英国军队”“他们也希望能阻止……过分强调朝鲜战争中隐藏的危险的手段而导致战争进一步扩大”,可知英国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态度是:主张坚决采取措施打击朝鲜;但军事行动迟缓;尽力避免朝鲜战争事态扩大。 (2)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英国在朝鲜战争中态度的原因:①之所以主张坚决采取措施打击朝鲜,主要与试图吸取二战前“绥靖”政策的教训有关;同时也与英国试图遏制苏联有关系。②英国军事行动迟缓的原因,一方面英国实力不允许,另一方面有利于英国国家利益的维护。③避免战事的进一步扩大,主要涉及英国同中国发展关系的需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伍万圆),而且单位价值较低,以及纸张质量较差等问题,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3月1日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共有主辅币11种面额,13个品种,16种版别。每种券别版面都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行名、面额以及年份。这套人民币强调设计主题的政治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其主色调分档配色、冷暖色协调和谐,合理使用了红、蓝、绿、墨等七种颜色,且充分考虑了油墨的耐酸、耐碱、耐晒、耐磨等物化性能。票面上下花边和背面左右花符对称,一改过去中国传统纸币呆板的四边框设计形式,票幅尺寸按面额采取了分档次长宽递增式。票券采用由苏联供应的专用钞纸和我国新研制的钞纸,纸质精良、耐磨,且均有满版水印或固定水印,大大提高了防伪性能。汉字行名、面额以及年号字体为“张黑士碑体”,结构精湛,庄重大方。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杨家骆《中华币制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1955年发行的新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1955年币制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为近现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发展简表。从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主要集中在闽广商人手中,长期以来在朝贡贸易下,海外商人属于非法商人,直到1567年开放海禁以后才获得合法身份,但商船、数量和贸易地区仍受到严格限制,海关税饷虽有定额,但往往官吏“卖放指吓,倍索常例之外”。另外明朝政府刑法民法部分,有时“以罚代刑”,有时“以刑代罚”,更别说有独立的商法或海商法了。15到17世纪,中国海外贸易商人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独资和合伙制度,其雇佣的工人多由虚拟血缘关系的“义男”“义女”组成。这一时期商人群体虽然形成了商帮,但组织涣散,缺乏自发形成的海外贸易同业组织。

——摘编自王晶《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近代中国从身居高位的官僚到凡夫俗子、学徒、手工业者等都有经商倾向,例如南通状元张謇,成为“通官商之邮”的大绅商;光绪15年进士王同愈脱离官场从事商务等。近代沿江沿海的口岸处在中外关系的前沿位置,因“贸易旺、信息灵、人气盛”,成为商人群体的摇篮,据统计,1912-1928年,商人群体中,浙江商人占总数的34%、江苏占26%、广东占17%、福建占5.3%。伴随着商人群体的崛起,1904年诞生了跨行业、不限籍贯、拥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民主色彩的商会,其宗旨是振兴中华工商业。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商人群体的状况,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海外商人群体相比较,近代中国商人群体的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反映20世纪60年代的漫画《自己组队》。漫画所示国家“自己组队”的原因是

 

A. 东西方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B. 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发展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

D. 成员国内政外交趋于一致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指出:“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也许比欧洲任何国家都接近于革命,因为欧洲各国革命只是起义,他们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不大,若以调整较大的政治格局和影响力而言,是不能与这一时期英国改革相提并论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改革

A. 为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提供了合法渠道

B. 是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相妥协的结果

C. 为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D. 避免了暴力革命在欧洲的出现和蔓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