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1)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2分)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可以看出,1952年,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仅达到20%;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超过90%,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联系1952—1956的史实,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小问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2)第一小问时间,据图片信息可知,两次高峰出现在 1963 年—1965 年和1981 年—1985 年;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处于大跃进时期,1962 年中 央开始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次得益于改革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7分)

 

查看答案

英国家庭的演变与近代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大机器协作生产方式兴起,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作坊被排挤、吞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也就日益让位于工厂中组织的大规模工业,……父亲不再具有劳动组织领导人的地位,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

——孟庆芳《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

材料二  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认为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家庭功能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并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政治经济影响。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总体认识。

 

 

查看答案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 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 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C.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D.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97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6.9%,同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世界平均比重为73%,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为59%。据此可以推出

A. 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

B. 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C. 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

D. 改革开放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