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1年10月,傅斯年召集方壮猷、徐中舒、萧一山、蒋廷黻等五位顶尖历史学者,联...

1931年10月,傅斯年召集方壮猷、徐中舒、萧一山、蒋廷黻等五位顶尖历史学者,联手撰写《东北史纲》。王芸生在1931-1933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写出七卷本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他们旨在

A. 向公众普及历史知识

B. 揭露日军全面侵华野心

C. 唤醒各界以解救国难

D. 号召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东北史纲》、《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撰写意在激发社会民众的抗日救亡意识,故C项正确。A项为对题干的错误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此时日本尚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排除。D项,两本史书的撰写与国共合作无关,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停止内战,开始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战国策》记载,齐相孟尝君曾被废归薛邑。后来齐王又希望他“顾先王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孟尝君则提出“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亲庙落成后,孟尝君安心了,这说明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因果关系

B. 宗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

C. 诸侯王和卿大夫权力相互制约

D. 宗法制度有利于安全保障

 

查看答案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 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

C. 抗日战争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该学者认为维新思想

A. 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 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

C. 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 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A. 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B. 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评价雅典民主时说:“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甚至)没有人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航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下列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举措中克服了这一弊端的是

A. 三三制原则的实践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拨乱反正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