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 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B. 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 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D. 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下表所示变化
A. 保障了正面战场的后勤补给
B.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D. 调动了中下层民众抗日积极性
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
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由下图推知
A. 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
B. 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
C. 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D. 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考证了在鸦片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顶级人物的战后反应:琦善等6人几乎没有反应;耆英、黄恩彤主张柔夷顺夷;刘韵珂主张“阳示德意,阴加钳制”;林则徐主张对抗;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 推卸战败责任
B. 谋求制敌之道
C. 缺乏理性反思
D. 改进外交策略
明朝在中央各部均设六科给事中,除对六部进行科抄、科参(均指稽察各部事务)外,还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据此可知
A. 内阁学士形同虚设
B.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 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D.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