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美国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广泛补贴出口产品,英国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建立国有企业,法国大规模实施国有化,德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这表明战后西方国家
A. 发展方式不同
B.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 建立福利国家
D. 大规模实施了企业国有化
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为此,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 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
B. 调整工业生产
C.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 减少农业产量
下图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该数据说明美国
A. 大众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 生产销售矛盾日益缓和
D. 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下半期降为1.0%,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同时,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在不断激化。这些现象表明
A. 斯大林模式弊端初步显现
B. 赫鲁晓夫改革陷入困境
C.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D. 戈尔巴乔改革已经失败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的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基于这认识,苏俄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吴淞铁路,后由中国买断并拆除。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认为:“(洋人)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既买归中国,断无自乱关章,以开漏税之端。”由此可知,吴淞铁路的拆毁
A.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B. 带有捍卫国家主权的性质
C. 遏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D. 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