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25%左右,而1958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33.9%,1959年、1960年进一步增至43.8%和39.6%。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B. 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
C. 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
D. 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
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陈云的这一观点
A. 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
B. 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
C. 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
D. 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
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通过此决议的目的是
A. 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 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C. 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
B.资金少,力量薄弱
C.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0产品名称 | 占国统区% | 产品名称 | 占国统区% |
钢铁 | 98 | 硫酸 | 80 |
电 | 78 | 纺锭 | 60 |
煤 | 80 | 机制糖 | 90 |
出口植物油 | 70 | 机制纸 | 50 |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A. 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 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 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D. 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下表为1935~193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表。促成这一时期贸易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出口 | 出口指数 | 进口 | 进口指数 |
1935 | 576 | 61.7 | 941 | 62.4 |
1936 | 706 | 75.6 | 953 | 63.9 |
1937 | 838 | 89.7 | 771 | 64.7 |
——摘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述略》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C. 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
D. 经济危机对西方经济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