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时,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南方数省督府拒绝参战,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南互保。对这件事的评论,传统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后来有研究者认为,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又有学者认为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使得清廷威信扫地,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据此可知,关于“东南互保”的认识
A. 研究者都持否定与批判的态度
B. 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
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 后来学者研究比先前观点可信
恭亲王认为“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欺蒙。”1863年后,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和广州方言馆相继成立。以上洋务派的主张以及做法
A. 对外妥协退让损害国家利益
B. 推动了教育转型与近代化
C. 抵制外国入侵收回国家权益
D. 为工业化提供了技术人才
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这反映出理学
A. 植根于佛道的思想
B. 是儒学发展的倒退
C. 是民族精神的源头
D. 具有包容创新精神
明末清初有人这样安排生计:“瘠田十亩,自耕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税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这说明明清时期
A. 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据材料可推知军机处
A. 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B. 成为清朝正式机构
C. 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
D. 全面取代内阁职能
读图1、图2,与下图有关的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注:图中黑点越大、越密集,则表现进士人数越多。
A. 进士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文化发展相关
B. 唐朝后期藩镇窃取了开科取士的权力
C. 统一局面形成使进士的分布区域更广
D. 唐朝后期南方社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