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A. “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
B. 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C. “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
D. 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 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 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 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 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周
A. 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
B. 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
C. 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
D. 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确切和结论明确的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近代法学发展的基础。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不可侵犯,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
——摘自《世界文化史》
材料二 罗马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国势强盛,奴隶制经济繁荣,物质雄厚,罗马建筑得到空前发展。从罗马共和国到帝国初期,罗马建筑创造了它的最高成就。……罗马建筑成就是多方面的,以宗教圣地、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最为突出。
——摘自《世界文化史》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评价《拿破仑法典》。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罗马“宗教圣地和纪念性建筑”各一例,并概括古罗马建筑的特色。
秦朝不但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且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陵园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受公卿奏事,举劾按幸。监御史,秦官,掌监郡。……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与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官员的高效行使权力。浙考联盟资料群提供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 兵马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监察系统的官员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以来的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特别法庭审判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原则。结合所学,分析说明《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的三对主要矛盾。并概述1787年宪法中协调这些矛盾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