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儒家伦理为中心的礼法名教,在先秦时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汉代通过独尊儒术,把经学变成了官方意识形态。东汉末年,世代读经、世代做官的名士世家,逐渐成为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法和门风,号称士大夫。他们把儒家经典内化为自己的家法门风。他们是礼法文化的承担者和实践者,正是通过他们才使儒家伦理成为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只是到了唐宋之际,士族开始与官爵脱钩,礼法文化也为更多的社会阶层所接受。“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有文人官僚都可以成为士大夫了。
——摘编自张国刚《论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
材料二 从12世纪末到15世纪,是英国贵族“白日中天”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之际士大夫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贵族的发展特点及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1973年,美国国会提出,对外发展援助政策应当进行全面调整,即政治上淡化安全、冷战、“消除共产主义威胁”等战略色彩,经济上不再单纯围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而是关注发展的质量和人的需求。由此可知,美国试图
A. 通过加强国际承诺来摆脱危机
B. 缓解自身优势下降的困境
C. 推广本国福利制度成功的经验
D. 加大争夺战略重点地区的力度
下表是1960-1980年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第三产业的兴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B. 战后世界的工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C. 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普遍呈现出衰退趋势
D. 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第二个“黄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了之前重自由贸易而轻对外援助的做法,积极加强对外援助,印度成为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援助中最大的受援国。造成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博弈的需要
B. 新兴经济体崛起
C. 苏联的军事攻势
D. 不结盟运动形成
1943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提出根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决定本国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怀特与凯恩斯的主张
A. 加剧了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
B. 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
C. 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 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基础
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联)领导人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即使他们赚150%的利润,我们也在所不惜。”这一讲话旨在
A. 解决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 推动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
C. 调整发展社会主义的策略
D. 与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