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919年,孙中山写成《实业计划》。该书反映了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919年,孙中山写成《实业计划》。该书反映了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民经济近代化的宏伟理想和具体规划。《实业计划》由六大计划组成。在这个庞大的总体构思中,发展交通和通讯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他提出: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修建100万英里的公路;开凿、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大力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力、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如纽约港”那样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而“长江为全国中枢,关系极重”。《实业计划》里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包括长江入海口建立“东方大港”;把武汉建设成为内河商埠中心以及修建“三峡大坝”和“川汉铁路”。

——摘编自雷浩《孙中山长江流域开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关于长江流域的开发和建设的思想包含了科学性和预见性,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启示,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启示之一:长江流域的开发是中国经济发展全盘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长江流域从两宋起,其经济地位开始日渐超过黄河流域;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长江流域沿岸城市近代工业发展,其经济重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但近代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近代工业多是在沿海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全面布局,在东北和中部地区部署了一系列大型工业项目,一五计划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态,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沿海沿江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又抓住机遇,提出振兴长江流域的目标和计划,以实现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启示之二:交通建设在长江流域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 孙中山认为,交通不发达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了“铁路强国”的梦想;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交通现代化方面成就显著,尤其是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这一布局中,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在交通格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启示之三:重点建设上海、武汉、宜昌等城市,与今天长江经济带的思路基本一致。 【解析】 观点:“长江为全国中枢,关系极重”;“长江中下游流域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把武汉建设成为内河商埠中心”;以及修建“三峡大坝”和“川汉铁路”等概括即可。论证:史论结合,以“1919年”定位时代;“孙中山写成《实业计划》”说明中心;“中国国民经济近代化的宏伟理想和具体规划”;“包含了科学性和预见性”相结合,史实分析,用好概念和层次,杜绝空洞和过度用史实,两个偏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汤显祖(1550-1616年),江西临川人,少年时即才名离于海内。万历初,大学士张居正想请汤显祖与其子同习科考却遭其谢绝,这使汤显祖迟迟不得中第。万历十八年,汤显祖上疏弹劾时政腐败,指出皇帝应对此负责,因此遭贬,八年后他弃官归家。汤显祖在思想上近于李贽,他以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为创作主导思想,创作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牡丹亭》,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极用心的探讨。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和封建礼教的束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这一爱情故事打动了观众,成为家传户诵深受欢迎的舞台主流。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首次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曲坛伟人,称汤显祖不仅于戏曲上表现其伟大,“即其人格气节亦颇有可羡慕者,谱之入曲因为吾党所快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对欧洲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不可忽视的是,莎士比亚戏剧还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际遇:随英语世界扩张和世界文化的西潮东渐之风浸润到各大洲,最终传遍了全球。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青木正儿称赞汤显祖伟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后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儒家伦理为中心的礼法名教,在先秦时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汉代通过独尊儒术,把经学变成了官方意识形态。东汉末年,世代读经、世代做官的名士世家,逐渐成为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法和门风,号称士大夫。他们把儒家经典内化为自己的家法门风。他们是礼法文化的承担者和实践者,正是通过他们才使儒家伦理成为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只是到了唐宋之际,士族开始与官爵脱钩,礼法文化也为更多的社会阶层所接受。“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有文人官僚都可以成为士大夫了。

——摘编自张国刚《论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

材料二  从12世纪末到15世纪,是英国贵族“白日中天”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之际士大夫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贵族的发展特点及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73年,美国国会提出,对外发展援助政策应当进行全面调整,即政治上淡化安全、冷战、“消除共产主义威胁”等战略色彩,经济上不再单纯围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而是关注发展的质量和人的需求。由此可知,美国试图

A. 通过加强国际承诺来摆脱危机

B. 缓解自身优势下降的困境

C. 推广本国福利制度成功的经验

D. 加大争夺战略重点地区的力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60-1980年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第三产业的兴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B. 战后世界的工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C. 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普遍呈现出衰退趋势

D. 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第二个“黄金时期”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了之前重自由贸易而轻对外援助的做法,积极加强对外援助,印度成为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援助中最大的受援国。造成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博弈的需要

B. 新兴经济体崛起

C. 苏联的军事攻势

D. 不结盟运动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