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 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 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 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A 【解析】 材料“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故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清朝顺治—嘉庆年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据此可以推断

 

年代

人口(亿)

耕地面积(万亩)

顺治18年(1661年)

0.191

52850

康熙六十年(1721年)

0.256

73564

雍正十二年(1734年)

0.273

89013

乾隆十八年(1753年)

1.027

70811

嘉庆十七年(1812年)

3.616

79152

 

 

A. 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缓和

B. 小农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C. 传统经济政策有必要调整

D. 国家控制的土地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

以下为《诗经》中农业生产工具词汇出现次数的统计表,由此可知

 

类别

词及次数

整地类农具词

耜(4次)钱(1次)镈(2次)

收割类农具词

铚(1次)艾(1次)

仓储类农具词

场(5次)圃(2次)仓(3次)庾(2次)廪(1次)百室(2次)

 

 

A. 经部要籍兼具史部文献的价值

B. 集体农耕已经被个体农耕取代

C. 自然经济成为主导的经济成分

D. 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代

A. 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

B. 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

C. 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

D. 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时期

内容

出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

《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 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 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 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 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3%

20~130

103

71%

131~300

10

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

C.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 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