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丘浚曰:“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自中唐到明清,国家赋税大多出自江南。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
A. 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 政府以重税削弱江南财力
C. 京杭运河便利赋税北运
D. 政权的建立者都是北方人
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甚至还列出了在场作证的王室官员的名字,以作凭据。这说明了西周晚期
A. 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势
B. 宗法分封制严重破坏
C. 青铜铸造工艺日渐成熟
D. 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传统观点认为汉代田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很少与外界有商品往来,即使有商业活动,也是在田庄内部“闭门成市”。也有些学者认为:“‘闭门成市’不过是形容田庄产品的自给程度很高,而非不需要同外部市场联系,也绝非仅把内部消费之余才拿到市场出卖。”这表明
A. 新的观点依赖于史料的新发现
B. 同一历史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
C. 历史研究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D. 史学争鸣使历史更接近于真实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 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 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 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下表为清朝顺治—嘉庆年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据此可以推断
年代 | 人口(亿) | 耕地面积(万亩) |
顺治18年(1661年) | 0.191 | 52850 |
康熙六十年(1721年) | 0.256 | 73564 |
雍正十二年(1734年) | 0.273 | 89013 |
乾隆十八年(1753年) | 1.027 | 70811 |
嘉庆十七年(1812年) | 3.616 | 79152 |
A. 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缓和
B. 小农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C. 传统经济政策有必要调整
D. 国家控制的土地资源减少
以下为《诗经》中农业生产工具词汇出现次数的统计表,由此可知
类别 | 词及次数 |
整地类农具词 | 耜(4次)钱(1次)镈(2次) |
收割类农具词 | 铚(1次)艾(1次) |
仓储类农具词 | 场(5次)圃(2次)仓(3次)庾(2次)廪(1次)百室(2次) |
A. 经部要籍兼具史部文献的价值
B. 集体农耕已经被个体农耕取代
C. 自然经济成为主导的经济成分
D. 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