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A. 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 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 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 将占领区经济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汉口市政府在1928年发布了提倡国货的法令,声称“提倡国货,为救国要图”,1935年7月汉口《商报》报道:“在新市场举办了国货展销会,展出沪厂78家,汉厂51家,共45大类1000多种商品种类。……第一天销售额就达169.356.17元。”国货运动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制约了中国对外交流
B. 刺激了列强侵略野心
C. 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 强化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
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从张謇企业的命运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外市场
B. 战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
D.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
A. 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 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C.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B. 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C. 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 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下表是中国主要出口物的数据变化(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农村社会
主要出口物 | 1871—1873年 | 1891—1893年 |
茶叶 | 1022159公担 | 1055064公担 |
蚕丝 | 37529公担 | 59946公担 |
大豆 | 57506公担 | 760522公担 |
棉花 | 8486公担 | 290417公担 |
A. 市镇经济开始应运而生
B. 已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 商品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
D. 商贸型农业成为农村生产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