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提出根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决定本国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怀特与凯恩斯的主张
A. 加剧了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
B. 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
C. 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 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基础
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材料主要说明
A. 西欧联系更加紧密
B. 欧洲政治一体化加快
C. 欧洲实现主权统一
D. 西欧摆脱了美国控制
19世纪工业化后,欧洲开始面临周期性经济衰退和危机,第一次大萧条出现于1873﹣1895年之间。欧洲农业利润的下降最为明显,如1890年代小麦价格跌至1860年代的1/3。当时各国对此反应不一,如丹麦积极推行农业现代化,德国、法国以关税制度维持农产品价格,只有英国态度特殊,未采取积极应对策略。英国态度特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不重视农业发展
B. 工党长期执政
C. 忙于对外殖民扩张
D. 从事农业者少
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 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 人文主义深人发展
C. 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 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14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
A.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满足了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的需要
C.促成当时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适应
D.反映价格革命后落后封建势力衰败
有学者认为,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的部分演说家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由此可知,这些演说家的活动
A.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自身的堕落
B.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公民的非理性心态
C. 造成公民与演说家间的恶性互动
D. 促使城邦理性精神和公民精神逐渐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