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用如下情景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境况: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子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此情景含义是( )
A. 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B.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D. 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 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B. 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阶段,被人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该“经济奇迹”出现的关键机遇是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如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洋务运动的推动
C. 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
D. 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下面为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出
直隶(含天津) | 江苏(含上海)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湖北 | 奉天 | 其余省份 |
58% | 19.82% | 5.37% | 4.22% | 3.96% | 2.56% | 2.43% | 2.43% | 1.02% |
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B. 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处于劣势
D. 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 洋务企业的诱导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