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进行了全面调整: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逐步使中苏关...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进行了全面调整: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逐步使中苏关系朝正常化方向前进,不断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A. 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实际需要

B. 来自于对以往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反思

C. 表明中国已经完全放弃意识形态外交

D. 是深刻研究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结果

 

D 【解析】 结合“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国内外形势和外交理论的相关史实,可知中国外交调整与D项相关,A项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只是其中一部分;B项只是历史因素,C项“完全放弃”说法不符合史实,只有D项说法充分全面,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晚清湘军、淮军兴起后,出现了兵为将有、将去兵亡的局面,“兵部惟知绿营兵数,其勇营练军各督抚自为之”,兵自募,饷自筹,械自购,每逢战事,“朝廷皆拱手而待之督抚”。据此可知

A. 晚清中央集权面临支强干弱的危机

B. 直接导致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局面

C. 便利了帝国主义国家加紧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权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中,当地许多中国民众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与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地在远处观战。上述材料

A. 是研究当时中英外交关系的重要史料

B. 反映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 可以说明中国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

D. 证明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大众的支持

 

查看答案

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写起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立三晋大夫为诸侯,终于藩镇军阀拥兵自重的五代时期,这说明司马光意在

A. 强调君臣名分的重要性

B. 强化历史学的政治功能

C. 宣扬天理的至高无上性

D. 维护中央集权反对分封

 

查看答案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全国登记在册的户数有890余万,到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8年),全国登记在册的仅有360多万户。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隋末战乱频繁导致各地人口锐减

B. 唐初土地兼并剧烈农民大量逃亡

C. 户籍登记制度不完善,逃户众多

D. 需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好坏和产量多少征收差额赋税)“相壤定籍”(指按照土地肥瘠征收差额赋税)“与民分货”(分成征收实物地租)等新的经济政策。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齐国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

B. 体现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 反映了井田制已经完全瓦解

D. 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