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

对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土地兼并严重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说明了“丝”与“谷”成为流通领域中的商品,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特征;同时诗句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所以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和材料信息,但D项材料并未体现,故答案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各项最能够体现中国封建经济根本特征的是

A. “工商食官.政府垄断”

B.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C. “铁犁牛耕.以农为本”

D. “精耕细作.家庭经营”

 

查看答案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农业技术进步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坊市制度瓦解

D. 海外贸易拓展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

A. 商品经济

B. 工场手工业

C. 小农经济

D. 对外贸易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佑(公元735-812年),宇君卿,唐朝中叶政治家、史学家。虽出身世宦家庭,却能体恤民间疾苦,在地方及中央任上均有出色政绩。在杜佑生活的年代,唐朝由盛转衰。他目睹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的巨变,历事唐玄宗至宪宗六朝。居官任相多年,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比較了解,对朝政弊鵡也有所认识。作为一个关心唐朝命运的政治家,他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针对时弊,提出节省开支裁减官蘋的主张,又精于吏道,颇受朝野敬重。杜佑博览古今典籍及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耗时三十六年,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撰成《通典》二百卷,记述了远古黄帝时期至唐朝天宝末年的劊度沿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书中还以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示劝诚.

(1)根据材料,概括杜佑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杜佑取得成就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8年4月,苏联训练的一小批阿富汗军官发动对政府的攻击,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围,这是大批苏联代理政府中的一个。除首都喀布尔外,新生的政权没有受到欢迎,当地的圣战武士組织和伊斯兰游击队一起对抗中央政府民政和平队的代表.对于美国来讲,圣战武士是战斗中的忠诫盟军。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美国通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秘密援助阿富汗游击队。西欧(英国、法国、意大利)中东(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亚洲(中国)都对圣战武士进行支持。

如果说美国一直对圣战武士进行规模最大的金钱、先进武器的秘密支持,那么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就一直扮演指挥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角色。在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内部,他们更多的是要扩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势力,而不是为了战胜苏联.

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士气低落,新入伍的军人像躲瘟疫一样逃回家,他们不仅影响了即将来阿富汗的军人,也影响了亲戚和朋友,这种影响远远超出军队范围。苏联社会并没有出现反越战那种呼声,但对阿富汗战争的反感却是深刻而广泛的。

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最终决定撤军。苏联常规军对抗阿游击队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而且还引起了苏联的一些社会问题。它不仅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草。1989年2月15日,苏联最后一支部队撒出阿富汗,他们放弃了支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阿富汗政府,给阿富汗留下了一片狼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苏联在阿富汗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