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称道的工艺技术是( )
A.冶铁技术 B.缫丝技术 C.青瓷技术 D.造船技术
对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土地兼并严重
以下各项最能够体现中国封建经济根本特征的是
A. “工商食官.政府垄断”
B.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C. “铁犁牛耕.以农为本”
D. “精耕细作.家庭经营”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农业技术进步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坊市制度瓦解
D. 海外贸易拓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
A. 商品经济
B. 工场手工业
C. 小农经济
D. 对外贸易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佑(公元735-812年),宇君卿,唐朝中叶政治家、史学家。虽出身世宦家庭,却能体恤民间疾苦,在地方及中央任上均有出色政绩。在杜佑生活的年代,唐朝由盛转衰。他目睹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的巨变,历事唐玄宗至宪宗六朝。居官任相多年,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比較了解,对朝政弊鵡也有所认识。作为一个关心唐朝命运的政治家,他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针对时弊,提出节省开支裁减官蘋的主张,又精于吏道,颇受朝野敬重。杜佑博览古今典籍及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耗时三十六年,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撰成《通典》二百卷,记述了远古黄帝时期至唐朝天宝末年的劊度沿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书中还以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示劝诚.
(1)根据材料,概括杜佑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杜佑取得成就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