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 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 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C. 不利于沿海社会稳定
D.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依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政策的推动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重农政策的松动
D. 古代手工业发达
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 北方人数 | 北方所占比例 | 南方人数 | 南方所占比例 |
前期 | 278 | 84.5% | 51 | 15.5% |
中期 | 274 | 63.9% | 155 | 36.1% |
后期 | 121 | 40.3% | 179 | 59.7% |
A. 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 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 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反映出政治家注重
A. 保护小农经济
B. 发展商品经济
C. 限制土地兼并
D. 维护封建统治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这些措施
A.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B.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 打击了新兴地主势力
D. 加速了土地的私有化
(题文)“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 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
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 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