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农村农产品市场,交易以农民之间的生活必需品交流为主,是一种农产品的余缺、品种调剂,是从一个农家流向别的农家,流出本区域的很少,更不要说流到外县、外省甚至国际市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造成的市场阻隔
B. 国内军阀割据的局面
C. 传统经济模式的顽固
D. 政府对农村管理失控
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这些法规
年代 | 法律法规 |
1904年 | 《商人通例》 |
《公司律》 | |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 |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 | |
1906年 | 《破产律》 |
1907年 |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
A. 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促成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C. 限制了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
D.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19世纪9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分布表
企业性质 | 工人人数 |
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 | 34000人 |
洋务派经营的军事企业 | 9000至10810人 |
洋务派经营的民用企业 | 5500至6000人 |
近代采矿业 | 16000至20000人 |
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 | 27250人 |
总计 | 91750至98060人 |
据此表可知,中国无产阶级
A. 分布在近代企业
B. 最早产生于外商经营的企业
C. 集中于沿海地区
D. 具备了登上政治舞台的力量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 英国 | 日本 | 其他国家 |
1894 | 69.49 | 6.26 | 24.25 |
1900 | 62.99 | 11.20 | 25.81 |
1905 | 55.71 | 14.04 | 30.25 |
1910 | 50.89 | 16.14 | 32.97 |
1914 | 48.31 | 20.39 | 31.30 |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B. 棉纺织业取代传统丝织业
C. 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确是封建制度的忠贞不二的卫道者。他们发起“洋务”事业的初衷,在援西洋之长,以扶封建统治大厦之将倾。但是,“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换(1ie)拧拨了一下,当机换一旦转动,……,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这样评价洋务运动主要是因为
A. 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C. 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D. 洋务运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