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 下表呈现了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9年对300名...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  下表呈现了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9年对300名中学生就“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券调查结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示例 示例一看法:中学生的人物崇拜反映了民主科学成为时代主流。 说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需要参与民主政治;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1919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中学生主要崇拜的人物是孙中山、梁启超。而孔子、孟子的地位下降。 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启蒙思想,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因此,苏格拉底、华盛顿、牛顿、培根、卢梭在当时的中国形响力增强。 由此可知:民主科学成为时代主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 示例二看法:中学生的人物崇拜反映出当时思想信仰呈现多元化。 说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需要参与民主政治,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1919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中学生主要崇拜的人物是孙中山、梁启超。 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孔子、孟子思想影响力仍然强大。 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因此,苏格拉底、华盛顿、牛顿、培根、卢梭在当时的中国形响力增强。 十月革命影响下,1918年李大钊引入了马克思主义。 由此可知:思想信仰的多元化反映了当时不同派别道路探索的多样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 (以上“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解析】 根据“1919年”可知,此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从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看出,孙中山、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牛顿、培根、卢梭在当时的中国影响力增强,孔子、孟子影响力下降,可概括出看法:中学生的人物崇拜反映了民主科学成为时代主流。然后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分析说明,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级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摘场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走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的感化院制度。

——改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应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杜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贫困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06至7017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据此可知,金砖国家

A. 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B.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进程

C.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D. 促使世界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查看答案

1953-1964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全面实现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取得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A. 垦荒运动的推行

B. 经济体制的转型

C. 农业政策的调整

D. 产业结构的重建

 

查看答案

据学者统计,1690-1709年法国出版的书刊中,平均每10万词里,“民族”一词出现4.7次,1750-1769年平均出现22.2次,1770-1789年达到22.5次且经常和“公民”、“自由”等词汇同时使用。这反映出,18世纪后期的法国

A. 外部安全形势日益严峡

B. 海外殖民活动遭受打击

C. 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 封建王朝统治危机加剧

 

查看答案

根据古代法原则,父亲遗产当然传于儿子;儿子则传于最近的男系亲属;无男系亲属则财产归入氏族。《十二铜表法》则承认民众有支配他的财产和立遗嘱的权利。这一变化表明

A. 个人权利观有所发展

B. 贵族特权受到国家限制

C. 古代法原则已被颠覆

D. 家长权利受到城邦侵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