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但从本质上看它是封建制度内的自我调整,不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肇端。此观点认为,洋务运动
A. 中体西用思想有进步性
B. 是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
C.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 主观目的背离历史潮流
清顺治二年(1645年)宣布废除匠籍,工匠编入民籍,官府需工役则出银雇募。这一做法
A. 导致工匠收入减少
B. 使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D. 导致官营手工业被民营超过
终宋一代无论是宗室贵戚、士宦,还是闾阎百姓、山野村妇,都存在妇女离婚、再嫁的现象。《宋刑统》就明文规定:“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这是国家法律对夫妻离婚的规定。这说明
A. 妇女拥有决定婚姻的自主权
B. 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不大
C. 宋代不重视三纲五常伦理建设
D. 国家重视男女离婚案件的处理
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
A. 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
B. 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
C. 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
D. 旨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
春秋时期,食物作为礼物,上级给下级为赏赐,下级给上级为进献,卿进献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这反映了
A. 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B. 当时鲜明的等级色彩
C. 周礼极其复杂和繁琐
D. 礼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选修4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范旭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他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国愿望1908年,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主修应用化学。虽然他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为十分痛恨,但对日本民族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也有很深的感受。由于学行兼优,他在1910年毕业后一度留校担任专科助教。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他毅然回国,准备一展“工业救国”的宏图大志。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中华民国的副总统黎元洪、著名军事将领蔡锷也都入股。20世纪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减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人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1945年范旭东突然身患急性肝炎,于10月4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化工之父范旭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旭东“工业救国”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旭东的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