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
A. 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 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 "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D. 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控制
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言之有理即可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
C.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 部分洋务企业继续发展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后,出现的民族工业发展的高潮,出现在下图中的哪一时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工业化。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 请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厂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A. 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
B. 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
C. 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
D. 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