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推行了公私合营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文)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846亿元,年均增长9%.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
B. 工业化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C. 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
D. 没有苏联的经济援助就没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
社东有条清河水,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仗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此诗折射出中国农民
A. 土地改革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期待
B. 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去
C. 对经济领域中“左”的错误的讽刺
D.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丰收的喜悦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核查。”这说明开平煤矿
A. 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B. 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C.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D. 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