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C. 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D.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 表明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 说明内阁参与决策,有决定权
C. 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
D. 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 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 主要受制于门阀
C.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有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从制度变革层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
A. 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 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C. 皇帝逐渐放松对政府部门控制
D. 三省体制下,可以减少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