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陆龟蒙描绘的松江甫里是:“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唐代百姓授田数按杜佑推算,天宝中每户合一顷六十亩),这说明当时的江南农村
A. 封建自然经济已开始逐步解体
B. 形成为全国的丝麻纺织业中心
C. 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以丝麻纺织业为家庭主要副业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有利于避免地方割据现象
西汉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为盐铁官营辩护时说,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聚众或至千余人”,易“成奸伪之业”,给国家带来祸患。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大一统是盐铁官营的政治前提
B. 增加收入是盐铁官营的重要目的
C. 经济控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
D. 打击豪强是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
《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
A.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B.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 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A.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 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C. 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