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 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倭寇浙东,命都督杨文、刘德、商篙吴巡视两浙。(太祖)下令:“禁民间用番货、番香。”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明太祖实录》卷23l
材料二 明代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日本因内战失败而丧失军职的武士,也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民间商人和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破产的沿海农民、渔民、盐民等,甚至还有少数名落孙山的落魄书生、被罢免职务的官吏等。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材料三 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别寇转为商,市禁别商转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唐枢《御倭杂著》
材料四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海外贸易)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图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明神宗实录》卷
(1)据材料一,分析明朝的对外政策和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
(2)结合有关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产生的后果。
(3)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明朝的这种对外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是农业的辅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材料四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五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何种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土地制度在所有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何种经济形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种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东京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材料四中的“新经济的萌芽”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五中找出一句话作为其判断依据,并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出明清时期经济的主要变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温撤尔教授说:“美国在中美洲的根本困难在于我们的领导习惯于几乎绝对的美国控制……而美国绝对控制下的安逸日子已经过去。”材料主要说明当时美国
A. 经济霸主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B. 对拉美国家的控制得以终止
C. 霸权政策遭到拉美国家抵制 D. 在与苏联争夺中处于优势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
A. 实行一边倒
B. 推行不结盟
C. 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