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同时又重用司礼监宦官,并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等大权...

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同时又重用司礼监宦官,并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等大权,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明成祖此举

A. 表明皇权渐趋衰弱

B. 意在加强君主集权

C. 促使内阁取代六部

D. 造成首辅权力失控

 

B 【解析】 明朝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辅助机构,在设立内阁的同时,重用司礼监宦官,显然皇帝的目的是分散内阁的权力,以便加强君主的权力,故B项正确;内阁的设立表明皇权空前强化,故A项错误;内阁是皇帝和六部之间的中枢机构,内阁并不能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附属机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显然内阁首辅的权力并没有失控,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此举旨在

A. 削弱侯国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B. 树立皇帝的威信、加强君主专制

C. 改革嫡长子继承制、完善分封制

D. 为推行郡县制扫除障碍

 

查看答案

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但正因如此,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他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这反映出

A. 秦汉的政治体制是先秦政治的延续

B. 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广泛权力

C. 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

D. 宰相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查看答案

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

A. 维护皇权尊严

B. 弘扬三纲五常

C. 废除宗法制度

D. 取消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李零在其著作《我们的中国》里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观点——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认为分封制

A. 是中央集权的雏形

B. 能促成共同的文化心理

C. 易造成地方的割据

D.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查看答案

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反映社会大历史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从1958年始每天不落的记账,20多本家庭账册以平民角度记录下国家历史的巨变。下表数据是从贺星允老人20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

 

 

时间

家庭总收入

家庭总支出

一根大饼油条价格

1958年

971.2元

798.26元

4分钱

1979年

1568.3元

1003.97元

2角5分

2000年

30595.12元

13705.18元

5角

2008年

65872.45元

39564.72元

3元

2018年

112358.68元

78546.23元

6元

 

 

——摘编自2018年12月28日《扬子晚报》

根据材料找出相互关联的数据自拟题目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材料数据之间有关联,自拟题目与选取的数据合适,历史解读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