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创立屯田制,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到了曹丕时期,“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变化说明
A. 屯田制度成功实现转型
B. 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C. 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维系
D. 军事职能范围逐渐缩小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呈三角状布局,具有向心的空间感,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以模仿仙境;此后逐渐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式
A. 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
B. 反映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
C. 凸显了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
D. 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纪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纪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
B. 中国的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C. 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
D. 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 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C. 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D.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题文)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