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
A. 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C. 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D. 外儒内法成为主流
不同的人与人交谈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个人性格差异
B. 个人职业不同
C. 个人品德参差
D. 生活环境差别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 B. 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 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D. 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
A. 伦理政治的建构
B. 宗法观念的淡化
C. 神权政治的强化
D. 君主专制的加强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
A. 河北
B. 山东
C. 河南
D. 湖北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望道(1891—1977年)在青年时代就立下报国之志,17岁在家乡兴办学校,希望通过“教育救国”的方式拯救社会。后来,陈望道认为想国家富强,就应该兴办实业兴办实业就要出国留学,于1915年留学日本。在曰本,陈望道逐渐打消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幻想,奠定了救国必须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为表明自己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他改名为“望道”。1919年5月,陈望道从日本回国,开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他首译了《共产党宣言》,并在1920年参与筹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摘编自郭群英《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的领悟、传播和践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陈望道救国主张发展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陈望道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