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程朱理学产生后家国同构体的层次结构 ——摘编自金观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程朱理学产生后家国同构体的层次结构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示例一:论题:宋代以后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阐述:皇权是大一统官僚系统中一切权力的来源,处于基层的“家”是实现儒家伦理的最基本单元,处于中层的是具有儒家信仰旳读书人阶层,他们在汉代主要指豪强地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指门阀士族。隋唐以来,世家大族衰落,科举制推行,大量信仰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跻身封建统治阶层,从而使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走向成熟。程朱理学产生前后家国同构体的层次结构差别表现在:第一,家国同构体中的中层领导力量不再是以豪强或士族为主,而是以儒家知识分子为主。南宋时,信奉理学的儒生成为主导中层的群体,侨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社会地位,有了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活动空间,儒生与政府合作担当地方建设和教化的组织者,他们延伸了政府的行政管理功能,实现了县以下的自治。第二,在儒家知识分子修身教化的价值取向引导下,乡约得到推广,家族制度更加完备,程朱理学兴起后,普通百姓日益重视族谱和祠堂,这就大大便利了中层对基层社会的管理,这也表明程朱理学产生后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体的成熟。中国家国同构体的成熟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示例二:论题:官僚政治的成熟运作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阐述:在宋代以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为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与压制。如秦朝采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最后在农民起义与日贵族的打击下灭亡。在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亡教训,采取较为柔和的统治方式,使得社会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国家仍然通过建立乡里制度对社会施行全面的控制,并且通过建立合法的渠道使得社会群体的利益与要求可以得到适当的表达,社会精英可以通过国家的选宫制度(察举制、征辟制)进入政权体系,参与社会治理。到了宋代,随着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施行,文官地位提高,宋代社会形成了崇文的社会风气,国家政治制度得到整体性的调整与变革,官僚改治更为成熟。此后,元朝设立行省制度,行省长官权大而不专,以程朱理学为儒学正宗,从而使宋代形成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得以巩固与延续,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和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明代地方设三司和清代总督、巡抚的设置也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士绅的高度强化和中央官制的完备有利于国家维护社会整体的安定,士绅在强大皇权的保障下也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因此,在这种家国同构体的结构下,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结构呈现出稳定的格局,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离不开官僚制度的运作,官僚政治的发展、成熟保障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有序运行。 【解析】 论题,根据材料“程朱理学产生后家国同构体的层次结构”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即可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论题,例如:宋代以后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阐述,结合所学知识从皇权至上、基层单元、中层读书人阶层、世家大族衰落,科举制推行、乡约推广、家族制度完备、程朱理学、基层社会管理等方面予以阐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州商人的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在全国各商人集团中居于前列。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足迹还远至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的商业成就与其自身坚持的义利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明清时期,“义”成为指导规范徽商商业活动的准则,但是要实现微商所要达到的义的追求,需要能够支撑他们义举的资金和财富,而这些资金和财富需要他们通过经商得来,所以在商业活动中徽商坚持义为先、兼重利的观念。同时他们以诚待人,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促进了自身发展。大多数徽商认为“职虽为利,非义不可取也”,恪守“以义取利”的原则,注重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结果“不言利而利自绕”。徽商的义利观促进了商业活动中诚信观念的形成,对商业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它毕竟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根植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土壤中,商品经济基础比較薄弱、以县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徽商经营商业获利之后,也都遵循“以末起家,以本之”把获得的钱财用于购置土地或者买官。

——摘编自韩笑《明清微商义利观研究》

材料二  1903年3月,上海绅商集会反对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即曾公开表我辈同为国民,休戚与共”,应“合心协力,团结一气”。不仅如此,当时的商人已天拘泥于士农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今日实业界,论人教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有的声称:“今日之商室,实操我支那民泳在亡起废之权者也。”有的指出:“追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想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卷难商人是赖。”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徽商的价值观,并对其作简要分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商人群体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

A. 全面学习西方思想

B.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C. 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D. 兼采中西文化精髓

 

查看答案

《新学伪经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是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    B. 屡遭禁毁实际影响有限

C. 其“伪经”系指今文经    D. “新学”之“新”并非新旧乃是国号之意

 

查看答案

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A.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C. 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 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