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在3.3%以上,一直困扰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也被化解。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 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
B. 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C. 美国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D.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大于市场调节
罗斯福在《“释”新政》中说:“代表着各种人口与利益的美国经济生活,可以通过华盛顿政府英明公开而适中的全国性领导,达到和谐之境。……不同时让劳工享受更多合法的繁荣成果,资本也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策旨在( )
A.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B. 保障工人利益,维护工人权利
C. 抑制资产阶级,建立福利国家
D. 消除劳资矛盾,保障公私利益
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对该表述理解错误的是
A. 15到16世纪的观念有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B. 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导致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C. 消费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大萧条”的影响
D. 上述两种不同消费观念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罗斯福认为“处于经济金字塔底层被遗忘的人,应该给他们条件,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从总的财富中取得足以满足需要的一份”。新政对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通过《紧急银行法》
B. 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C. 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
D. 颁布《社会保险法》
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公司税过去一律是13.75%,根据1935年税法,公司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12.5%,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15%.罗斯福的这一举措
①稳定国家秩序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②使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不占支配地位
③主要是为了解决新政的经费来源
④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929~1933年,美国有1万多家银行破产,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材料反映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 首先在美国爆发
B. 波及地域范围广
C. 破坏性非常大
D. 资本主义制度遭受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