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材料二  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参议员到院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员38人,占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81.67%,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88.1%,35岁以下有37人,占71.43%。

这些人有革命热情,有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在制定约法时,意见往往“高度一致”,由此固然能够制定出一部足够民主的宪法,但其制定人员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事实上,当时中国的立宪派、旧官僚、大地主、旧式知识分子、乡绅、农民、工人等的利益和要求在约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袁世凯的势力未能参与宪法的制定,因此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便不遗余力地破坏宪法(1914年《临时约法》即被废除)。

——以上均摘自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美国1787年宪法更为进步吗》

材料三  1975年宪法把原来宪法的106条压缩为30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权力机关,通篇强调阶级斗争,……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取消了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规定等等。

——《我国宪法历次制定和修订的情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55名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的构成特点,并指出这一特点带来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制定人员的构成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75年宪法到1978年即被废除,根据材料三分析1975年宪法短命的原因。

(4)根据材料和以上分析,指出法律要具有生命力,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特点: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积极作用:使得制定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循,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2)特点:以年轻的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同盟会员为主,成员比较单一,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影响:使得制定出来的约法不能够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未参与制定约法的各方不仅不遵守约法,甚至破坏,导致宪法短命而亡。 (3)原因:违背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等原则;强调阶级斗争不符合国情。 (4)条件:从法律的制定者看,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法律的内容看,必须在各方妥协的情况下反映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必须反映自然法的理念和要求;必须反映国情的要求。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可知其特点是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积极作用:根据材料“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使得制定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循;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解读其作用,即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2)特点:根据材料“其中同盟会员38人,占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81.67%,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88.1%,35岁以下有37人,占71.43%……但其制定人员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知其特点是以年轻的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同盟会员为主,成员比较单一,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影响:根据材料“但其制定人员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事实上,当时中国的立宪派、旧官僚、大地主、旧式知识分子、乡绅、农民、工人等的利益和要求在约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可知其影响是使得制定出来的约法不能够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根据材料“尤其是袁世凯的势力未能参与宪法的制定,因此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便不遗余力地破坏宪法(1914年《临时约法》即被废除)。”可知其影响是制定出来之后未参与制定约法的各方不仅不遵守约法,甚至破坏,导致宪法短命而亡。 (3)原因:根据材料“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取消了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规定等”可知,其原因是违背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等原则;根据材料“通篇强调阶级斗争,”可知,其原因是强调阶级斗争不符合国情。 (4)条件:根据材料信息,可以从制定者、法律内容、自然法和具体国情等角度分析其条件。即从法律的制定者看,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法律的内容看,必须在各方妥协的情况下反映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必须反映自然法的理念和要求;必须反映国情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查看答案

1969年8月14日,尼克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发下表篇讲话。基辛格对此讲话评论说:“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尼克松的这一讲话

A. 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B. 释放了改善中美关系信号

C. 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D. 促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A. 综合国力的提升

B. 中美关系的缓和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改革开放的推行

 

查看答案

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非律宾虎和印尼牛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A.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

B. 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圆满解决

C.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

D. 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查看答案

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 “和平统一”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