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将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却迟滞不前,其重要原因是
A. 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缺乏资金
B. 清政府顽固派阻挠重工业发展
C. 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 西方列强强抢路矿权,与中国企业不公正竞争,使得重工业难以发展
1919年,目睹“洋火”对中国市场的垄断,31岁的刘鸿生非常悲愤,决定办火柴厂,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1930年,“鸿生”与几家火柴厂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火柴业。大中华火柴畅销中国大半壁江山,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局面。这说明
A.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顺利
B. 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C. 实业家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D. 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 主人公出身低微
B. 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 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 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 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假设你是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最好的投资选择是
A. 重工业
B. 军事工业
C. 农业
D. 轻工业
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
A. 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 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 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 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