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天朝田亩制度》对乡官选官制度作了规定,“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凡天...

《天朝田亩制度》对乡官选官制度作了规定,“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凡天下诸官,三年一升贬,以示天朝之公”。这表明太平天国

A. 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出路

B. 政权具有明显的专制化色彩

C. 乡官选官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D. 政府官员选举范围日益广泛

 

C 【解析】 根据材料“凡天下每岁一举,以补诸官之缺”可知体现的是乡官选官具有一定的民主性,C选项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未涉及向西方学习,A选项排除。材料说的是官吏升贬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与专制化色彩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什么身份的人能够选举官员,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人马士曾这样形容鸦片战争的起因:“对华开战,不过是因为‘休斯女士号’案中被绞杀的炮手、三跪九叩及棉花。”这一观点

A. 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 看到了英国侵华的本质

C. 认为英国应负主要责任

D. 为美国侵华提供了参考

 

查看答案

下面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一)“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出自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

(二)“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出自《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三)“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

——出自《明书》

(四)“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

——出自《明史》

A.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

B. 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

C. 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 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

 

查看答案

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查看答案

(题文)周代分封制是“本大而末小”,“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以构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君臣隶属关系。据材料可知

A. 周代国家地方自治政权普遍建立

B. 王权至上、强本弱末是根本原则

C. 分封地域覆盖了中华民族发祥地

D. 受封诸侯有“以供王职”等义务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九一八事变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从西方军事强国大批量引进新式武器,军队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七七事变之后,在一些海外归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仿制国外或自行研发(主要是仿制)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的同时加速了其特种部队建设,如化学兵、装甲兵等特种兵部队。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再一次颁发了《国防军整理方案》,预定在1939年内,将各作战部队分期整理完毕,截至1939年10月,仅完成两期,共整训部队66个军。为了培养抗日军事人才,南京国民政府创办了一系列针对抗日战争的短训班,以满足抗日战争的紧急需求,培养了一大批抗日武装的骨干力量。

——据韩文琦、季云飞《抗日战争与中国军事变革》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变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