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当美国人还陶醉在繁荣的美梦中时,这一美梦却因残酷的现实而破碎。“残酷的现实”是指
A. 政局动荡
B. 自然灾害
C. 环境污染
D. 经济危机
20世纪初,汽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已大多是租用式的商业化经营,人们主要是临时租用。虽然也因高低档次而有价钱高下之别,但人们选择主要是依据自己财力的支付能力。人们出行方式的不同,已经不再是官民贵贱的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
A. 淡化了人们的身份等级意识
B.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 消除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
D. 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61—1873 | 3.3 | 5.0 | —— | 3.8 |
1874—1890 | 1.7 | 5.2 | 2.1 | 3.5 |
1891—1900 | 1.6 | 3.5 | 2.6 | 4.8 |
A. 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 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 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 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下列为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年代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其它 |
1870年 | 32% | 10% | 23% | 13% | 22% |
1913年 | 14% | 6% | 38% | 16% | 26%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先后决定工业排名次序
B.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 美国在一战前已经确立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 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福特在自传中提到:生产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只要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工序,“670个可由失去双腿的人来做,2637个可由一条腿的人来做,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这反映了
A. 工业革命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 生产流水线显著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
C. 技术创新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相关要求
D. 福特工厂为残疾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
下面图表是1750年、1860年和1900年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来自(美)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对上述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A. 政治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 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手工业衰退
C. 欧美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D. 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