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派……专从满、汉的恶感方面鼓吹……他们用历史的方法,专搜罗明末亡国的故实,借以挑动汉人的亡国之痛,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不久革命思想便传遍了全国。”这说明在当时广泛流传的是孙中山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国家主义
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的概况,由此可知当时
时间 | 承借人 | 贷款人 | 用途 |
1861.11 | 江苏巡抚李鸿章署布政道吴煦 | 上海外商 | 雇船至安庆运淮军至上海 |
1862.6 | 苏松太道吴煦 | 英商怡和洋行 | “常胜军”饷银 |
1863.? | 江苏巡抚李鸿章 | 上海外商 | 部分湘军军饷 |
1863.? | 江苏巡抚李鸿章 | 上海美商洋行 | 上海会防局洋枪队军需等费 |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B. 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
C. 清军的近代化程度逐渐提高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A. 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B. 体现了公平原则
C. 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D. 混淆了法律责任
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
A. 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 公民贫富分化严重
C. 雅典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
D.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
明末清初,黄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中的“夷”一般表示“和平与秩序”之义。因此,“明夷”从字面上理解,表示这本书的主题是“探究明治(之道)”。这反映出作者
A. 追求儒家政治的理想
B. 深受传统儒学的影响
C. 注重对社会现实的研究
D. 反抗满清统治者的决心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的教化功能
C. 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 儒学融合了百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