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孟子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只能归入“子部”一类;中唐以后,孟子的地位逐渐上升。及至宋代,《孟子》超越“五经”而跻身“四书”,成为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 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
B. 孟子思想契合了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
C. 宋代儒学与道教佛教思想逐渐走向融合
D. 孟子在儒学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汉朝前期,政府多次颁布“爵”诏令(如下表),民户可用钱买爵以减罪或免除徭役,遇到灾困亦可卖爵自救。这一措施
时间 | 内容 | 出处 |
公元前194年 | “民有罪,得买舟三十级,以免死罪” | 《汉书·慈帝纪》 |
公元前189年 | “夏,大早……令民得卖爵” | 《汉书·惠帝纪》 |
公元前168年 | 晁错上书汉文命“某天下入粟(给国家缴纳粮食)得以拜爵” | 《汉书·食货志》 |
公元前158年 | “天下旱,蝗。帝加惠:……民得卖爵” | 《汉书·文帝纪》 |
A. 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B. 造成西汉统治前期吏治腐败
C. 直接导致国家粮食储备充足
D. 使得民户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商代的占卜多由贞人(巫人)解释并宜示神意。从已经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ト的范围非常广泛,后期的范围则大为缩小;前期的卜辞多为贞人的解释和发布,后期则成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了商代
A. 商王不得不借助神权来维护其统治
B. 巫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
C. 神权对王权的巩固存在着双重效应
D. 商王把持着沟通人神间沟通的特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史应以何时为开端?中外史学界看法不一。例如,在欧美出版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中,有的以文艺复兴为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转折点……在前苏联史学界,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把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作为近代史的开端;另一种意见则是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史的开端。在我国史学界,大致有这几种看法:分别以1500年、16世纪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申晓若《世界近代史开端之管见》
(1)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存在各种观点,试从史学研究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若以1500年左右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试说明理由。(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士倭仁奏:……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倭仁反对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的理由。
材料二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 齐如山(1877~1962),中国近代史上贡献卓著的戏剧理论家、民俗学家。《齐如山回忆录》是齐如山晚年写就的一部人生自传,书中记述了他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的过往经历。通过他的回忆,近代中国百余年的政治烽烟、文化脉动和民国时期知识精英的精神世界,都可略识一二。
——摘编自梁燕《齐如山其人》等
(2)对比分析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与《齐如山回忆录》,哪一个是研究同文馆创办的第一手史料?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经济变革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会引起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形态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英国乡村地区普遍出现了家庭工业。它是在借助乡村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的自然动力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各地乡村工业包括毛纺织、棉麻纺织、服装、酿酒、粮食加工、皮革加工制作、玻璃、造纸、建材、制陶、冶炼、金属制造、采煤、制盐等。1520年乡村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6%,到1600年约占70%,1700年约占55%,1750年约占46%。到18世纪初,像伯明翰这样的乡村集市和小城镇在英格兰有700个左右。
——摘编自孙立田《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乡村改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在16~18世纪英国乡村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乡镇企业是80年代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引擎。1984年11月20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改革的意义不局限于农村,它对8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摘编自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