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 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B.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
D.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的一些情节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下表描述的是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妇女外出活动增多
B. 男女平等成为现实
C. 社会观念发生变化
D.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用洋纱代替土纱的现象,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华南各埠为主;从19世纪70年代末起,逐步扩展到了华北和内地各省;到19世纪80年代,云贵四川、东北各省也日益成为洋纱的重要市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 棉布是民众的主要衣料
B. 对外贸易的逆差在扩大
C. 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
D. 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上述材料说明
A.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 世界市场范围扩大
C.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A. 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 经济结构的变化
古代儒学家很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走何也?曰:无何也!足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閣(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惰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巨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致,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白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指岀荀子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
(3)据材料三,指岀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岀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岀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