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认为共和体制可以让夙著声望的英雄,都能分占一部之长,从而消除如历代中国“地...

孙中山认为共和体制可以让夙著声望的英雄,都能分占一部之长,从而消除如历代中国“地方豪杰”的“野蛮割据之纷扰”的现象。这表明孙中山

A. 认为实施民权主义有其可能

B. 意识到割据阻碍共和国建立

C. 找到了实现国家统一的良策

D. 没有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D 【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可以解决中国的地方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没有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共和体制与民权主义的关系,排除A项;孙中山的设想是以共和解决割据,而不是意识到割据阻碍共和国的建立,排除B项。这种设想不能实现国家统一,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还是天朝,面对的是西方列强主导的世界格局,而日本由于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和国家建设,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员,所以战争的结局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据此可知

A. 变革制度成为社会发展必然

B. 抵御外来侵略必须推翻清朝统治

C. 中央集权制度阻碍国家发展

D.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萌发自强意识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世纪鸦片贸易和白银净流入、净流出(单位:百万银元)统计表。

 

时间

鸦片输入年均值

白银流向年均值(“+”为净流入,“–”为净流出)

1814—1856年

10.40

–8.19

1868—1886年

42.42

+26.52

 

 

上表反映了当时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洋务运动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是鸦片贸易

D.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在古代君臣的差距不大,“伊尹、周公之摄政,以宰相而摄天子”并没有引起什么非议,但“后世君骄臣谄”,“天子之位过高”。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A.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B. 建立一整套监察制度

C. 增强宰相在朝中的威信

D. 恢复宰相制限制君权

 

查看答案

《新五代史》云,“弱唐者诸侯(藩镇)也,唐既弱矣而久之不亡者,诸侯(藩镇)维之也。”这表明

A. 藩镇威胁了中央政权

B. 藩镇巩固了中央王朝

C. 地方制度影响中央政权强弱

D. 中央集权削弱导致唐朝灭亡

 

查看答案

察举制重在道德评判,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曹魏以后,察举制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在最初荐举职官时是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 评定标准客观性较强

B.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C. 克服了察举制随意性

D. 削弱传统世袭职官特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