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后,原有法律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这表明
A. 中央与香港实行分权制衡
B. 香港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 回归后香港法律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D. 香港基本法与国家宪法的地位一致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中倡议:“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倡议的目的是
A. 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B.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中共代表朱德、周恩来、叶剑英应邀与会,广西、四川、云南、山西等地的地方势力首领也亲自参加。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实施全面抗战路线
B. 正面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 日本侵华推动民族意识高涨
D. 国民政府掌握民主革命主导权
1930年李立三等人提出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先后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武汉等城市,希望能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该计划
A. 不符合当时中国革命实际情况
B. 推动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
C. 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D. 表明右倾错误依然主导党中央
孙中山认为共和体制可以让夙著声望的英雄,都能分占一部之长,从而消除如历代中国“地方豪杰”的“野蛮割据之纷扰”的现象。这表明孙中山
A. 认为实施民权主义有其可能
B. 意识到割据阻碍共和国建立
C. 找到了实现国家统一的良策
D. 没有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还是天朝,面对的是西方列强主导的世界格局,而日本由于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和国家建设,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员,所以战争的结局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据此可知
A. 变革制度成为社会发展必然
B. 抵御外来侵略必须推翻清朝统治
C. 中央集权制度阻碍国家发展
D.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萌发自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