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来自西方的自行车在中国销售很是有限,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富商巨贾、电影明星等纷纷加人到骑自行车的行列中来。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社会风气逐渐开放
B.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 实现了交通近代化
D. 民众思想完全西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 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
B. 清政府的压榨
C.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官僚资本的侵蚀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B. 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 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 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 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 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 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这种现象的出现
A.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说明了政府对外资政策的改变
D. 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结构
有学者研究发现,1895—1911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一战”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
A.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 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C. 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D. 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