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地批判:“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
A. 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
B. 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
C. 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
D. 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
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商人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
B. 儒家财富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
C. 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
D. 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
下图为《资治通鉴》书影,以“三家分晋”为开篇。作者先是陈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接着提出: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据此推知,司马光如此记史
A. 肯定了周威烈王的做法用以资政
B. 基于三家分晋使分封制开始动摇
C. 体现了维护传统秩序的政治立场
D. 反映了摒弃个人好恶的治史态度
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B. 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C. 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 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A. 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 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 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 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16.7 | 750 |
1901—1911 | 300 | 5600 | 31 | 510 |
1912—1919 | 600 | 13000 | 75 | 1625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