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的四个月中,国家领导人出访总次数为79次,平均每...

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的四个月中,国家领导人出访总次数为79次,平均每月20次。而此后到1977年6月30日的八个月中,国家领导人出访总次数为252次,平均每月32次。频繁出访的目的

A. 努力扭转被动开放为主动开放

B. 加快融入世贸组织的步伐

C. 服务于改革开放启动大局的需要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解析】题干提到的时间正好处于“文革”结束之后,改革开放之前,这是领导人频繁出访外国,当然是服务于改革开放即将启动的大局,故选C;A表达不全面,BD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故排除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坚持

A. 计划经济的基础作用

B. 计划和市场相互结合

C.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D.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

 

查看答案

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C.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

D. 政府政策的鼓励引导

 

查看答案

1953年至1954年间,天津工业企业共抽调两万多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仅天津汽车制配厂输送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和工人已相当于解放初期该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当时

A. 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

B.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C.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D. 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查看答案

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使得城内原有河道与水环境迅速退化及至消失。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

A. 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B. 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

C. 工业文明影响了城市发展    D. 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中记述:“全恃官力,则巨资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扰;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这段史料

A. 印证了开平矿务局官商合办的原因

B. 揭露了开平矿务局官办的弊端

C. 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步展维艰的现状

D. 阐明了洋务运动破产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