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1年,日本与美国为缓和彼此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而举行谈判,双方原则如下: 日...

1941年,日本与美国为缓和彼此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而举行谈判,双方原则如下:

日本

美国

不放弃日本对华的正当要求,不妨碍大东亚共荣圈和圣战

不放弃三国同盟的防御性军事义务

不束缚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国防自由

尊重一切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不干涉他国内政

维持平等原则

非以和平手段,不改变太平洋现状

 

这表明

A. 日本打算协助德国进攻苏联 B. 美国试图维护“门户开放”政策和华盛顿体系

C. 美国仍在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D. 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以日美和平为基础

 

B 【解析】 “维持平等原则、不改变太平洋现状”等字眼说明美国是在试图维护“门户开放”政策和华盛顿体系,以此来维护美国在亚太的既得利益,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防御性军事义务”等字眼说明日本并不打算协助德国“进攻”苏联仅仅是防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绥靖政策方面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大东亚共荣圈”也不以日美和平为基础,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幅题为《怀疑蜜月究竟能持续多久》的漫画,描绘了二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发生的某一重要事件。这事件

A. 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 使得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

C.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D. 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合作的典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有识之士都能根据时势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来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需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材料二  “我中国标本宜兼治。若遗其本而图其末…其孰能力与争衡于富强之世也耶。亟宜一变旧法取法于人,以收富强之实效。一法日本振工商以求富为无形之,一法泰西讲武备以图强为有形之战。”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和自觉担当意识。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对自然的认识及对改造自然的观点,这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面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新变局,郑观应的应对之策及目的。分析他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何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面对学习西方制度的不断碰壁,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及存在的问题,从中我们应该传承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穆斯林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类似奥斯曼帝国境内各种巴尔干基督教团体的那种令人费解的少数派集团、类似莫卧儿帝国境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那种宗教不和,在中国是不存在的。中国的这种内聚性,并非当时才有的一种新现象。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起就有了,并一直存在到今天。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问题:提炼作者对中国文明的观点,并结合所学论证此观点形成的原因(依据)。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雅各布·布克哈特用两个词来界定这个时期(文艺复兴),即‘个人主义’和‘近代性’。…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意大利是‘近代欧洲的长子’,彼特拉克是‘第一个真正的近代人’……

布克哈特的这种观点是一种神话……布克哈特的错误在于他根据自己的评价来理解这一时期的学者和艺术家。根据其表面价值而选取了这一复兴的故事并将其扩展成一本书。在艺术复兴和古典复兴这样的传统表述中,加入诸如个人主义、现实主义和近代性等新的东西……

这一19世纪文艺复兴的神话仍然被许多人严肃对待。电视公司和背包旅行的组织者们仍然从中挣钱。然而职业历史学家们即使仍然发现这一时期和这场运动充满魅力,也对文艺复兴的这一版本感到不满。关键是布克哈特和他同时代的人竖起的这座大厦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确切的说,它尤其被中世纪史家的研究削弱了基础。后者的论点基于大量细致的观点,但主要有两点:首先,有些观点大意是说所谓‘文艺复兴的人’实际上更像中世纪人。他们在行为、前提和思想上比我们往往认为的更加传统——而且比他们自视的更加传统。亨赛特认为,即使是彼特拉克,这位布克哈特认为是‘第一个真正近代的人’也有许多态度与他描绘的‘黑暗的’世纪相同……其次,中世纪史家积聚了某些论点,大意是说文艺复兴并非如布克哈特和他同时代的人曾认为的那样是‘单数的’事件,这个词实际上是以‘复数’来使用的。在中世纪有各种‘复兴’,最著名的是12世纪和查理曼时代。在这两个时代,都有一系列文学和艺术成就,并伴随着对古典学问兴趣的复兴。而且在这两种情况下,当时的人都将他们的时代描绘为恢复,再生成‘革新’。”

——彼得·伯克:文艺复兴的神话《西方文明史读本》(美,丹尼斯·舍尔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以及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历史学家反对布克哈特的原因。你如何认识文艺复兴并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列文森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一书中写到:“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思考原有观点的环境时,他被自己深藏的思想带入时代谬误中。而他们(“新青年”),作为梁启超的后来者,有可能做出更符合时代的选择,他们大部分人选择了既能解答梁启超所要解答的问题又能解答更新的问题的…”。省略号部分的内容最准确的应该是

A. “民主科学”

B. “进化论”

C. “共产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