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B.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C.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D.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

 

C 【解析】李贽对于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否认朱熹理学的权威,充分体现出个性解放的思想,故C正确;A中宗教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目标;B项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D是老子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侧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借此阐发

A. 发明本心的方法论

B. 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

C. 理生万物的宇宙观

D. 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

 

查看答案

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这体现了李贽

A. 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

B. 对科举制度的否定

C. 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

D. 希望得到后人认可

 

查看答案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这句名言出自

A. 《天下郡国利病书》

B. 《日知录》

C. 《明夷待访录》

D. 《船山遗书》

 

查看答案

程颐在《程氏易传》中说:“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此处程颐所说的“理”

A. 与人的自然欲求相统一

B. 仅指儒家伦理

C. 包括宇宙间的普遍法则

D. 源于人的内心

 

查看答案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 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 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 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