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传统家训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家书、遗令等体裁。家训的内容主要涉及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之说,例如孝道、勤俭、谦恭、诚信、慎修、勉学、自省、向善、安分、积德、睦亲等诸方面的问题。我国传统家训始于先秦时期的周公训诫,发展于汉魏六朝,成熟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明清。最负盛名的有《颜氏家训》《弟子规》等。先秦时期大多数家训还夹杂于各种文献之中,汉魏六朝时期一些贵族官宦及饱学之士把家训当作独立的著述来进行。宋元明清的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随着传统家族组织的日益完善,家谱中的家法、族规等具有极大约束性的家训普遍产生。家族制定家训以及训俗、乡约具有超个体家庭的、多点成面的社会普及型,也使传统家训转向了社会家训时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二  由于时代的急剧裂变,传统家训在近代发生了转型。由于“家庭革命”风暴的影响,大家庭数世同堂、同灶共食的局面逐渐被“小家庭”时代所取代。家训已经没有传统的家训专著、家诫、家范等专门形式,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最为著名的是曾国藩,他一生写了几十篇家训性质的家书,最后结集成专著《曾文正公家书》。由于受到外敌入侵,风雨飘摇中人们提倡经世之学,追求革新思想。近代家训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还有无产阶级等思想并存。当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日趋平等,生活空气日趋民主。伴随着科学技术发达,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一般没有闲情逸致写什么家训了,这些都使传统家训在现代家庭中的地位下降。

——摘编自周斌《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家训的特点,并说明宋代以后传统家训鼎盛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传统家训的新变化,并浅谈对传统家训传承的认识。

 

 

(1)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起源早,阶段性明显;逐步发展为独立的专著;包含了一定的经济思想;家训社会化并具有一定约束性。 背景:农耕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儒家思想(理学)的影响;宗法观念和传统家族制度的发展。 (2)新变化:家训形式以家书为主;家训内容主张救亡图存,提倡经世致用,追求革新;家训思想多元化,新旧并存。 认识:传承和发扬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 【解析】 (1)问,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传统家训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家书、遗令等体裁”、“家训的内容主要涉及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之说,例如孝道、勤俭、谦恭、诚信、慎修、勉学、自省、向善、安分、积德、睦亲等诸方面的问题”可得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由材料一中的“我国传统家训始于先秦时期的周公训诫,发展于汉魏六朝,成熟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明清”可得出起源早,阶段性明显;由材料一中的“先秦时期大多数家训还夹杂于各种文献之中,汉魏六朝时期一些贵族官宦及饱学之士把家训当作独立的著述来进行”可得出逐步发展为独立的专著;由材料一中的“宋元明清的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可得出包含了一定的经济思想;由材料一中的“族制定家训以及训俗、乡约具有超个体家庭的、多点成面的社会普及型,也使传统家训转向了社会家训时代”可得出家训社会化并具有一定约束性。二小问,背景需要结合所学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和家训内容等,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角度思考回答。经济上,农耕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观念的变化;思想上,儒家思想(理学)的影响;政治上,宗法观念和传统家族制度的发展。 (2)问,一小问,新变化可由材料二中的“家训已经没有传统的家训专著、家诫、家范等专门形式,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可得出家训形式以家书为主;由材料二中的“由于受到外敌入侵,风雨飘摇中人们提倡经世之学,追求革新思想”可得出家训内容主张救亡图存,提倡经世致用,追求革新;由材料二中的“近代家训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还有无产阶级等思想并存”可得出家训思想多元化,新旧并存。二小问,认识可由材料一、二看,我国的传统家训一直有“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功能,所以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结合材料二中的“伴随着科学技术发达,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一般没有闲情逸致写什么家训了,这些都使传统家训在现代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和当今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应该实现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1887—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出自王玉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人均国民收入(1887,1920,1936,1949)1936年币值

 

年份

1887

1920

1936

1949

国民收入(亿元)

1499

2023.7

2501

1848

人口数(百万人)

3350

4000

4500

5416.7

人均国民收入(元)

347

459.9

534

349.8

时期

1887~1920

1920~1936

1936~1949

年平均增长%

0.46

1.39

—3.73

 

 

对以上表格中人均收入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 1887—1949年收入变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动紧密相关

B. 1887—1920年收入增加与政府政策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C. 1936—1949年收入减少与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之间内战有关

D. 1920—1936年收入增加与列强侵华放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佐证,正确的是

A. 电灯代替霓虹灯

B. 缝纫机由电动到数控

C. 电炉取代煤气炉

D. 电冰箱从电动到智能

 

查看答案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B.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C.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D.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

 

查看答案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侧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借此阐发

A. 发明本心的方法论

B. 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

C. 理生万物的宇宙观

D. 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

 

查看答案

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这体现了李贽

A. 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

B. 对科举制度的否定

C. 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

D. 希望得到后人认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