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 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
B. 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
C. 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
D. 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A. (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 (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 (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 (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开始,王安石变法遭到彻底否定,其新学也遭到批判。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这是针对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募役法
D. 市易法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该诗句表现了作者
A.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B.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C. 对北宋孱弱的愤懑
D. 对北宋改革的迫切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