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具有空想性
B. 革命任务不明确
C. 目标不清晰
D. 指导思想不科学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谈及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说:“凡战争的责任,当归之于引起战争的戎首(即清方),而不能归之于拔刀抵抗侵略者、放逐篡位者、或对无效率的与压迫残酷的政权施以最后的救药者(即太平军)”。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方列强对华侵略
B.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 自然灾害频繁
D. 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
《虎门条约》规定,凡是涉及英国商人的案件,都交给英国管事官处理。“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中国外交主权遭到破坏
C. 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而到后来李鸿章指出“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 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 B. 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
C. 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 D. 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